至於發生運動傷害後該如何處理呢?首先應該依照「RICE」原則,即Rest休息、Icing冰敷、Compression壓迫、Elevation抬高。如能在二十四小時至四十八小時內施行此四步驟就能減少傷害的療程。冰敷的方法可用冰塊、冰袋、冰毛巾、冷卻噴霧劑任何一種都行,但重要的是不要造成凍傷。冰敷後用彈性繃帶壓迫並抬高患部約24-48小時之後,血腫不再繼續擴大時,便可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至於受傷超過48小時後,則不再用冰敷原則處理,而是利用適當的熱療、水療或按摩的方式,可加速血腫的吸收。

對於較嚴重的急性運動傷害,建議馬上到醫院處理,除了治療的效果以外,大醫院針對各種身體組織,有不同的檢查工具,例如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對於肌肉肌腱或是韌帶的問題診斷準確性很高,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對於神經受損所造成的麻痛也有很高的診斷率,核磁共振檢查對於嚴重的運動傷害也可提供很好的診斷效果,如果病友有發生運動傷害的時候,歡迎到復健科或骨科等相關單位作進一步詳細的檢查和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運動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